2023届毕业生的规模、结构、就业率、就业流向
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
招生就业处
167
1 毕业生规模及相关分析
1.1毕业生总体规模
随着学校知名度的提高,该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,2020年至2023年毕业生总体规模增速不断加快。(见图1-1)

图1-1 2020年至2023年毕业生总体规模变化趋势
2023届毕业生共有4645人,分布在5个系48个专业,分别是信息工程系、机电工程系、电气工程系、艺术系、经济管理系,人数占比分别是49%、17%、12%、12%、10%.

图1-2 各系毕业生人数占比图
专业分布上不均衡,毕业人数在200人以上的专业有8个:软件技术、电气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应用技术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电子商务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数字媒体应用技术、移动应用开发(见表2-1);毕业人数在100人至200人的专业有7个:新能源汽车技术、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、移动互联应用技术、会计、大数据技术与应用、旅游管理、电子商务(见表2-2)。具体分布见下表所示。
表2-1 2023届毕业生200人以上专业分布
系别 | 专业 | 人数 | 全体毕业 |
生中占比 |
| 软件技术 | 523 | 11.26% |
| 电气自动化技术 | 348 | 7.49% |
200人以上的专业 | 计算机应用技术 | 303 | 6.52% |
| 机电一体化技术 | 280 | 6.03% |
| 电子商务技术 | 266 | 5.73% |
| 计算机网络技术 | 261 | 5.62% |
|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| 227 | 4.89% |
| 移动应用开发 | 205 | 4.41% |
| 合计 | 2413 | 51.95% |
1.2 毕业生学制分布情况
为了解学制不同对就业影响,分析不同学制毕业去向落实情况。2023毕业生中3年制高职学生4392人,5年制学生为253人。3年制就业3511人,占3年制毕业生的79.94%;5年制就业239人,占5年制毕业生的94.47%.就学院毕业生来看,5年制大专毕业生在社会中就业并没有出现不认可的说法。
1.3 毕业生性别结构
2023届毕业生中有男生3344人,女生1301人。截至2023年10月16日,男生就业2662人,占男毕业生79.61%;女生就业1088人,占女毕业生83.63%.可以看到我院男生、女生就业机会基本均等。

图3-1 2023届毕业生男女比例图
2.分类别就业情况
通过对2023届毕业生就业类别分析,发现我校征兵工作和专升本工作做得比较有成效。自主创业人数比2022年多了28人。
表2-1 2023届毕业生主要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
就业类别 | 毕业人数 | 就业占比 |
签合同或协议就业 | 2899 | 77.31% |
应征义务兵 | 282 | 7.52% |
专科升普通本科 | 273 | 7.28% |
灵活就业 | 366 | 7.89% |
自主创业 | 43 | 0.93% |
自由职业 | 19 | 0.41% |
3.就业去向及相关分析
3.1 就业区域流向
服务地方经济,助推社会发展,是高校的职责之一,也是高校联结外部的纽带,体现着高校的社会价值。截至202年8月31日,2023年毕业去向为直接就业已的毕业生中约有58.34%的学生在许昌市就业,有87.84%的学生选择留豫就业,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。省外就业集中在江苏、广东、浙江、上海、北京、等地区,占比达到12.16%.

3.2就业单位流向
通过202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,发现就业毕业生单位流向前三位:其他企业(75.29%)、(机关0.13%)、国有企业(0.11%),可以看出该校征兵工作和专升本工作做得比较有成效。
